(资料图)
作为欧冠决赛制胜功臣,罗德里无疑是上赛季曼城最累的球员,没有之一。因为卡尔文-菲利普斯长期无法融入球队,罗德里承担了大量的出场时间,在其他队友还在为出场时间拼命的时候,罗德里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竞争的压力。
在这个夏天,曼城不是没有想过为罗德里找一个替补,贝吉里斯坦很快锁定了赖斯,曼城与阿森纳很快就大英帝星展开了强势争夺,且曼城还有一定的优势:西汉姆联对卡尔文-菲利普斯极其感兴趣,曼城也有将球员加入转会的想法,但卡尔文单方面宣布留守曼城,蓝月亮很快在赖斯争夺战里不敌阿森纳。
虽说错失了目标,但球队的新赛季还在继续。都说赢家不换阵,虽说瓜迪奥拉喜欢整活,但西班牙教头依旧没有在新赛季更改阵型,球队依旧是四后卫列阵,然后在阵地战以三后卫+双后腰展开,两翼主掌球权配合单箭头使用。
而在对阵拜仁的热身赛中,上赛季参与边卫内收的小将刘易斯再度首发,不过他的位置已经不再是一名边后卫了,而是前推到了中场位置,上赛季参与边路内收的斯通斯定位不变,而和他搭档的则成了从切尔西加盟的克罗地亚中场科瓦契奇。
相较于其他经历城二年的新援,科瓦契奇显然更适应曼城的体系。全世界都知道他的一手持球推进,但科瓦契奇并没有急于施展,而是在中后场拿出了各类调度,在罗德里的位置上干起了布斯克茨和克罗斯的活。有了他的调度,曼城虽说没有德布劳内的提速,但稳而不乱,刘易斯也得以在前场打出各类推进。
到了下半场,曼城拿出了大轮换,除了B席和埃德森在内的9人全部被替换下场,罗德里和卡尔文-菲利普斯联袂搭档,成为了曼城全新的双后腰组合——在变阵后,曼城不会在防守端变回四后卫,双后腰成为常规配置,边路位置的略显薄弱也让拜仁拿到了几次边路进攻的机会。
然而,相比于曼城在阵型上的变化,曼城双后腰的化学反应显然更有趣一些。罗德里依旧是曼城的全能王:进攻端在曼城的中后两线之间游走,为队友提供接应和后场出球指挥,防守端他要去顶一阵高位逼抢,然后维持球队站位。
而在罗德里身边,卡尔文-菲利普斯则需要做一些查漏补缺的活。他需要成为罗德里的一个固定接应点,辅助球队出球,拿出两脚似曾相识的长传转移。在脚感起来的时候,他的一脚过顶还能找到乱军中的哈兰德。而在防守端,菲利普斯的站位相对靠前,和罗德里形成前后站位,为曼城中场提供前顶和硬度。
因为现有人员不算充裕的缘故,曼城下赛季很可能需要用一套阵容应付两线作战,但就热身赛的表现而言,瓜迪奥拉似乎还没有确定自己在后腰位置上的选择。随着科瓦契奇逐渐融入,刘易斯成长迅速,新赛季曼城的后腰很可能会成为一大变量。
关键词: